碳減排領域專業技能人才培養工程
綜合服務平臺
碳減排領域
專業技能崗位證書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富含哲理的話如今已廣為人知、深入人心,更在生動實踐中開花結果、惠及民生。“綠水青山”指的是生態環境,“金山銀山”說的是經濟發展。兩者間有何關系?碳匯計量評估師成“兩山”紐帶,時代風口的行動派!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根基,保護好生態環境,走綠色發展之路,人類社會發展才能高效、永續。也就是說,新時代中國發展追求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十年, “兩山”理論作為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在全國落地生根,成為全黨全社會的思想共識和行動指南。
2015年《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出臺,202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系統部署數十項涉及生態文明建設的改革方案;除此以外,我國立法設定六五環境日,實施“史上最嚴”新環保法,建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全面實施河長制、湖長制、林長制;2021年10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再次對外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在全面履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中,多次提出共建清潔美麗世界的國際主張。
然而,在社會、生產、生活的各環節,如何架起“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的有效橋梁,實現生態產品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雙豐收,并最終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是值得研究和深思的。 林業碳匯的開發與交易是實現兩山理論相互轉換的有效途徑和實踐方式。在《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中明確提出持續鞏固提升碳匯能力的重大任務,部署“碳匯能力鞏固提升行動”,對新時期深化生態系統保護修復,鞏固生態系統固碳作用,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等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提出要強化地方林草碳匯人才隊伍建設,圍繞林草碳匯重點工作需求和短板,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林草碳匯專題培訓,建立健全培訓制度,實現培訓工作常態化。
林業碳匯是目前應對氣候變化最經濟、最現實的手段,當前我國已實現森林面積和蓄積量連續30多年保持“雙增長”,森林質量穩步提高、功能不斷增強、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碳儲量和碳匯量顯著提升。專家測算,2020年中國林草碳儲量位居世界前列,年碳匯量達12億噸二氧化碳以上,位居世界首位。在活躍碳市場交易的同時,林業碳匯的發展也可以增加額外收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不斷排放,造成全球氣候的異常,極端氣候事件也頻頻發生。為了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在未來,每個人或者每個碳排放主體的碳排放空間是有限的。當你的碳排放量超出你所擁有的權限,就需要向其他碳排放少的人或主體購買碳排放的權利。這其中涉及到的評估、減排、交易,都需要碳匯專業技能人員來參與完成,由此碳匯計量評估師應運而生。
眾所周知,人才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需要科學技術、管理、政策等多方面多角度共同發力。2022年6月13日,人社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發布了18項新職業,“碳匯計量評估師”被列入國家職業序列,其定義是運用碳計量方法學,從事森林、草原等生態系統碳匯計量、審核、評估的人員。2022年7月15日中國節能協會碳減排領域專業技能崗位人才項目,經過多放評審論證,對課程進行評審、錄制,正式新增工種——碳匯計量評估師專業技能。
碳匯計量評估師指的是,運用碳計量方法學,從事森林、草原等生態系統碳匯計量、審核、評估的人員。森林、草原和海洋等生態系統要做成碳交易產品需要有專業人員提供從測算、核定、簽發等全過程服務。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發揮多重作用。對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實現顯著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固碳功能,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態保障。作為時代風口下應運而生的職業,中國節能協會碳匯計量評估師培訓工作啟動后備受各界關注。
據了解,中國節能協會成立于1989年,是經民政部注冊的節能領域的國家一級社團組織。在業務上受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等相關部門的指導。業務范圍涉及工業節能、交通節能、建筑節能、公共機構節能、重點用能單位節能和社會節能等領域。協會主要從事節能政策研究、標準制定、節能監測、節能技術評估推廣及節能領域的相關培訓與咨詢等方面工作。2021年5月,為貫徹落實黨中央提出的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部署目標,經中國節能協會理事會批準,在中國節能協會碳交易產業聯盟的基礎上成立中國節能協會碳中和專業委員會,緊緊圍繞“碳達峰碳中和”雙目標工作,開展調查研究、宣傳培訓等活動,積極推進碳排放權交易、用能權交易市場建設,在政府和行業、企業之間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
踐行“兩山”理論,持續為行業輸出人才,讓其在生態發展中充分發揮“頂梁柱”“壓艙石”“穩定器”的作用,中國節能協會基于我國現階段碳匯發展現狀,進行了深入調研,邀請了業內眾多專家學者打造碳匯計量評估培養培訓課程體系,全面解讀國家相關重大政策措施,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堅持系統觀念,提高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以實際行動為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從中國到世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讓人們看到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和諧關系,給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帶來了希望和經驗。對這一科學論斷,我們仍要堅定堅持,深入實踐,不斷邁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而作為“兩山”理論的踐行者,碳匯計量評估師更像是一個“綠色守護者”,為生態系統的健康運轉建立監測屏障,中國節能協會碳匯計量評估師專業技能的培訓與考評工作也將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輸出更多的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
相關鏈接:
學習強國:乘勢而上踐行“兩山”理論 碳匯計量評估師強占時代風口
中國網:乘勢而上踐行“兩山”理論 碳匯計量評估師強占時代風口
人民新聞報:乘勢而上踐行“兩山”理論 碳匯計量評估師強占時代風口
中國日報:乘勢而上踐行“兩山”理論 碳匯計量評估師強占時代風口
環球網:乘勢而上踐行“兩山”理論 碳匯計量評估師強占時代風口
人民日報:乘勢而上踐行“兩山”理論 碳匯計量評估師強占時代風口
中國新聞網:乘勢而上踐行“兩山”理論 碳匯計量評估師強占時代風口
中國節能網:乘勢而上踐行“兩山”理論 碳匯計量評估師強占時代風口
綠色節能網:乘勢而上踐行“兩山”理論 碳匯計量評估師強占時代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