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減排領域專業技能人才培養工程
綜合服務平臺
碳減排領域
專業技能崗位證書
2020年9月中國向全球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也標志著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近期我國發布了一系列應對氣候變化的規范。包括《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碳排放權登記管理規則(試行)》、《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規則(試行)》、《碳排放權結算管理規則(試行)》,以及《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 發電設施》和《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核查指南(試行)》等,為全國碳市場的啟動奠定了基礎。
根據2021年3月發布的《關于加強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管理相關工作的通知》工作安排,全國碳市場2021年6月30前完成發電行業碳排放量核查工作,9月30日完成配額核定,盈余或不足部分企業可通過全國碳市場進行交易,12月31日前需完成清繳履約工作,其他行業(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航空等重點排放行業)的核查數據報送工作應于2021年12月31日前完成。2021年7月16日早上9點30分,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正式啟動。首批參加全國碳市場的為2225家電力企業,覆蓋碳排放量約40億噸。截止8月9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累計成交總量642萬噸,累計成交總額3.24億元。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所長、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總體設計技術專家組負責人張希良指出,未來石油、化工、建材等八大重點能耗行業都將被納入到碳市場,最終年覆蓋二氧化碳排放量會超過70億噸,而“十四五”期間,中國碳市場的碳價可能在每噸8美元至10美元左右;“十五五”期間,碳價可能進一步升至每噸15美元。未來碳市場潛力巨大。
2020年12月,為深入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頒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文件精神,積極響應《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全方位全過程推行綠色規劃、綠色設計、綠色投資、綠色建設、綠色生產、綠色流通、綠色生活、綠色消費,使發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資源、嚴格保護生態環境、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基礎上,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確保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動我國綠色發展邁上新臺階,根據《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一2020年)》。由中國節能協會主辦,中企工培(北京)教育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碳減排專業技能崗位人才培養項目正式啟動。